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2022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
——2023年11月28日在河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
河北省人民政府常務副省長 張成中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省政府全面落實省人大常委會對審計工作報告的審議意見,扎實推動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落實,形成了審計整改情況報告。我受省政府委托,現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2022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請予審議。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審計整改“下半篇文章”與審計揭示問題“上半篇文章”同樣重要,必須一體推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長效機制的意見》有關部署要求,持續完善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落實、被審計單位整改、主管部門監督管理、審計機關督促檢查、紀檢監察巡視貫通協作的整改工作機制,協力做好審計工作“下半篇文章”。省委書記、省委審計委員會主任倪岳峰多次作出批示,強調要扎實推進審計整改,做到全面整改、徹底整改,堅決防止表面整改、敷衍整改、虛假整改,堅持舉一反三、標本兼治。省長王正譜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部署審計整改工作,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建立清單臺賬,壓實整改責任,逐條逐項抓好整改,確保問題整改到位。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委審計委員會辦公室、省審計廳向56個地方、部門和單位印發整改通知督促整改,并會同省財政廳、省水利廳等相關主管部門對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了重點督查,積極推動問題有效整改。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審計整改工作部署推進情況
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認真執行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有關審議意見,抓緊抓實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各項整改任務,整改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夯實整改主體責任。相關地方、部門和單位認真貫徹落實二十屆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和省委審計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精神,把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落實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積極采納審計意見和建議,認真落實整改主體責任,深入剖析問題根源,采取有效舉措提升整改效果。相關地方、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認真履行審計整改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召開黨組(黨委)會議和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整改工作,成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臺賬,逐項分解整改任務,以嚴格明確的責任和堅決有力的措施,全力抓好整改落實。
?。ǘ╅_展專項整治,壓實監督管理責任。有關主管機關、單位認真履行監督管理責任,對審計發現的共性問題,通過成立專班、制定方案、印發通知、現場檢查等方式,開展本領域整改工作,部署行業性專項整治,達到揭示一個問題,整改解決一類問題的效果。為推動2022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徹底整改,省財政廳、省機關事務局、省科技廳針對財政虛列支出、市縣財政集中支付中心賬戶資金沉淀、公務用車租賃管理不規范、科研項目弄虛作假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推動解決問題背后深層次的體制性障礙、機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從源頭上防止問題發生。
(三)開展整改督查,強化督促檢查責任。省審計廳會同省政府督查室加強上下聯動,內外協同,全面抓好省級預算執行查出問題的審計整改督促檢查工作,加大跟蹤督促檢查力度,采取現場檢查、聽取匯報、查閱資料等方式指導被審計單位落實整改主體責任,對達不到整改標準的,堅決不銷號,對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虛假整改的,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建議。對超整改時限的問題,實行審計整改承諾制,一事一策制定整改方案,進一步明確整改措施、完成時限,簽訂整改承諾書,以高質量審計整改保障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落地,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ㄋ模嫿傮w格局,加強監督貫通協同。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建立健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長效機制意見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建立審計整改長效機制,健全審計整改的領導機制、責任機制、落實機制、運行機制、結果運用和追責問責機制,打好審計整改“組合拳”,構建全面整改、專項整改、重點督辦相結合的審計整改總體格局。強化審計機關與紀檢監察機關、巡視巡察機構、組織人事部門、黨政督查部門的協作貫通,建立多部門參與的聯席會議或會商機制,形成審計整改監督合力,推動解決跨部門跨領域的重點難點問題,規范管理,促進改革。
二、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
截至2023年10月底,《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2022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審計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3001個問題,已整改到位2903個問題,正在推進整改98個問題,整改完成率96.73%。整改資金1236.70億元,其中通過加強預算管理、加快資金撥付等整改430.17億元,通過追繳退回、統籌盤活等整改209.39億元,通過調整賬目、規范項目管理等整改66.95億元,通過金融機構清收貸款、調整貸款分類等整改530.19億元;建章立制325項,追責問責413人。
(一)財政資金管理使用問題整改情況。審計工作報告指出的488個問題,已完成整改問題444個,44個問題正在積極推進整改。通過上繳或統籌盤活存量資金、清理收回結轉結余資金、加快資金使用進度等措施整改資金207.55億元,完善相關制度35項。
1.省級財政管理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
(1)關于預算分配管理不夠科學合理問題。
一是教育投入“只增不減”政策落實不到位問題。省教育廳會同省財政廳召開全省財政教育投入工作會議,指導市縣合理安排調整預算,并建立教育資金掛鉤機制,對投入力度大、資金使用效益高、管理規范的市縣給予獎補,對教育支出責任落實不到位、項目與支出進展緩慢的市縣相應扣減補助資金。
二是預算分配不科學問題。針對4項轉移支付未嚴格按規定分配問題,省發展改革委已督促企業退還多分配資金,省教育廳完善了寄宿制學校補助辦法,省廣播電視局制定了《專項資金分配實施細則》,省財政廳會同省民政廳制定印發了《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績效考核獎勵實施辦法(試行)》,今后相關資金按照上述辦法分配下達相關市縣;針對20縣少配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資金6867.51萬元問題,省衛生健康委印發了《關于加快整改“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縣級配套”審計問題的通知》,要求各縣衛生健康、財政部門協同制定切實可行整改方案,并會同項目資金監管中心等單位,對有關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資金管理情況進行督導,督促加強項目資金管理;針對2市文化惠民工程預算安排存在缺口573.87萬元問題,石家莊、唐山市*已足額安排文化惠民工程配套資金。
三是轉移支付下達不規范問題。針對部分省級預算安排對下轉移支付資金提前下達低于規定比例、預算批復后下達時間晚問題,7項轉移支付資金26.72億元已于2022年底全部下達市縣;針對白洋淀周邊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轉移支付下達不規范問題,省財政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轉移支付資金管理的通知》,從健全制度體系、規范資金分配、嚴格資金下達、加強績效監控、強化結果應用等5個方面提出要求,指導省直部門規范管理、健全機制,2022年的白洋淀周邊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轉移支付資金已按規定下達。
?。?)關于財政收入規范性有待提高問題。
一是應繳未繳資產處置、利息收入問題。針對12個部門及所屬17家單位應繳未繳資產處置收入、利息收入等3330.34萬元問題,截至目前,相關單位已上繳財政2290.47萬元,追責問責5人;針對3市應收未收國有資本經營收益、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等23.79億元問題,唐山、承德、邢臺市政府采取撤銷合同、加緊催收等措施推動整改工作。
二是人為調節收入規模問題。針對唐山市以延遲繳庫方式調節財政收入7000萬元問題,唐山市財政局將涉及資金全部上繳國庫;針對深澤縣通過財政收支循環的方式買賣非經營性國有資產虛增財政收入1.52億元問題,深澤縣委、縣政府向石家莊市委、市政府作出檢查,深澤縣紀委對4名相關人員進行追責問責,同時深澤縣委、縣政府對縣財政局、盛澤公司進行了通報批評。
(3)關于財政支出監管不夠嚴格問題。
一是財政支出效率不高問題。針對42項轉移支付資金結存在市、縣財政及主管部門問題,省財政廳會同相關省直部門開展專題調度,深入分析資金支出緩慢原因,加快項目實施進度,并將支出進度納入資金分配因素,對各市縣下一年度資金分配進行優化,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針對3市3098個項目執行率低,資金未發揮效益問題,唐山、承德、邢臺市出臺相關制度優化預算編制,完善預算支出考評機制,加快項目實施進度和資金撥付進度,2021年未使用完的項目資金已于2022年底收回財政統籌。
二是個別地方和部門存在“重跑辦輕落實”問題。針對中央補助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資金1.7億元被收回問題,省商務廳加快項目建設與驗收進度,杜絕類似問題再次發生;針對中央撥付專項轉移支付資金支付率為42.7%問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督促石家莊市加快資金支付進度,截至目前,24億元中央獎補金已撥付20.7億元。
三是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執行不嚴格問題。省財政廳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財政支付中心實有資金賬戶管理的通知》,對存在支付中心賬戶的市縣,安排專人負責對接盯辦,持續督導,強化系統控制,組織研發支付中心實有資金賬戶撥入監控模塊,省級對市縣大額項目資金撥入進行系統攔截,對小額資金撥入進行跟蹤監控,嚴控市縣違規撥款行為。截至目前,相關賬戶已壓減112.37億元,下降95.1%。
四是存量資金未有效盤活問題。針對10個部門及18家單位存量資金、結余資金未上繳財政問題,截至目前,已上繳971.75萬元,已支出100.2萬元,已統籌使用504.46萬元;針對6個部門及14家單位非財政撥款結余資金長期閑置問題,省教育廳、省民政廳采取分年編入部門預算逐步消化等方式整改;針對唐山、承德市存量資金15.61億元未收繳盤活問題,承德市已上繳存量資金12.38億元,唐山市已上繳存量資金3.41億元。
五是違規使用財政資金問題。針對4個部門負責監管的中央和省級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存在挪用、虛報冒領等問題,已收回資金1.07億元;針對2個部門及省農林科學院、省科學院所屬5家單位挪用、套取財政資金問題,已追回資金46.47萬元,調賬處理94.15萬元,追責問責5人;針對3個政府采購項目及2個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虛假招標問題,均已移交相關主管部門處理。
?。?)關于財政暫付性款項未有效控制,加大財政運行風險問題。針對10市超財力支出掛賬問題,相關市政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增加財政收入,嚴格控制支出,出臺《以收定支預算項目收入控制管理辦法》《加強本級指標用款計劃審批管理的辦法》等相關制度,截至目前,已清理暫付款392397.75萬元,1346519.79萬元已制定還款計劃;針對4市違規向企業出借資金問題,相關市政府制定整改方案,加大催繳力度,截至目前,已收回資金41476.99萬元;針對4市暫付款超警戒線和10市新增暫付款超過規定比例問題,相關市政府通過建章立制,加強管理,嚴控暫付款比例等方式,大力開展增收節支工作,積極消化存量暫付款。
?。?)關于預算績效管理不到位問題。針對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商務廳等6個部門、省生態環境廳等3個部門所屬5家單位績效指標設定不科學問題,相關單位加強項目績效管理,科學規范編制預算項目,進一步細化量化績效指標設置,提高預算項目編制和績效指標質量;針對省科技廳、省自然資源廳等7個部門、省農林科學院等3個部門所屬5家單位部門績效自評不真實問題,相關單位對績效自評結果進行了修正,并制定省級預算項目績效自評操作細則,對績效自評進行規范;針對省發展改革委、省衛生健康委等5個部門、省教育廳等3個部門所屬5家單位部分績效目標未完成問題,省市場監管局、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衛生健康委已完成績效目標,省教育廳、省國資委繼續推進重點建設項目,盡快完成績效目標;針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未建立本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問題,省生態環境廳印發了《河北省生態環境廳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實施細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了《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預算績效管理辦法》;針對2市1562個項目績效自評不規范問題,邢臺市印發了《關于開展2022年度市級預算部門績效自評和重點自評工作的通知》,唐山市印發了《關于切實提高部門績效自評質量、實現績效自評全覆蓋的通知》,加強自評工作管理;針對1市49個項目預算調整后未及時調整績效目標問題,邢臺市印發了《邢臺市預算績效管理推進工作方案》,進一步規范預算績效目標管理,根據預算調整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績效目標。
2.部門預算執行和決算以及其他財政財務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
?。?)關于預算編制不完整問題。針對省商務廳、省科協未在部門預算中列示中央提前下達轉移支付資金問題,省商務廳、省科協已將2022年提前下達我省的中央資金納入2023年預算;針對省公安廳海防管理總隊所屬3個支隊未將上年結余資金納入單位預算及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未將部分項目收支納入預算管理問題,省公安廳海防管理總隊已將上年結余資金列入2023年度預算,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已將全部項目收入納入醫院預算管理;針對省商務廳、省社科院等8個部門政府采購預算編制不完整問題,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管理,嚴格執行政府采購相關要求,完整編制政府采購預算,把牢預算編制、預算支出、政府采購等關口,做到應編盡編。
(2)關于預算支出把控不嚴問題。
一是虛列支出4463.10萬元問題。針對省衛生健康委、省商務廳等7個部門及所屬7家單位通過提前支付合同款、培訓補助等方式列支2994.03萬元問題,已形成實際支出2657.59萬元,已進行賬務調整336.44萬元;針對9個部門及所屬16家單位通過年底預付超出正常需求的電費油費等方式列支1099.85萬元問題,相關單位完善內控制度,規范項目開支,通過將資金收回統籌或在后續年度中逐步消化等方式進行整改;針對省衛生健康委、省民政廳等7個部門及所屬11家單位通過虛列項目款等方式列支369.22萬元問題,已形成實際支出342.82萬元,省民政廳已將行唐縣民政局以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的名義虛列支出問題移送至行唐縣紀委監委,省科學院對相關人員進行通報批評、約談。
二是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委臺灣工作辦公室、省民政廳等3個部門所屬3家單位超預算列支福利費、辦公用房等支出169.39萬元問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對相關負責人提出嚴肅批評,責令作出深刻檢查,省委臺灣工作辦公室已向省機關事務局報送《關于申請辦公用房的函》和《關于申請租用辦公用房和業務用房的函》,省民政廳嚴格按預算執行,2023年未出現超預算支出情況。
?。?)關于科研專項資金管理亟需加強問題。針對省社科院部分管理和科研人員通過虛開 發 票套取、侵吞科研項目經費問題,已移送省紀委監委,正在查辦中;針對省科學院科研成果不實,12個項目以項目實施周期外或不相關成果充抵問題,省科學院對12個項目進行梳理,詳細審核項目驗收材料,研究成果與項目研究方向不相關的,要求項目負責人限期補充相關驗收材料,并印發了《關于對我院科研項目成果進行標注的通知》,制定了《河北省科學院院級科研項目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項目科研成果管理;針對省科學院地理科學研究所、應用數學研究所8個科研項目通過評審專家驗收,但實際目標未完成且未形成實質性成果問題,省科學院黨組對上述問題涉及人員進行了追責問責,并責令相關部門限期整改。
?。?)關于公車租賃管理不到位問題。
一是4個部門所屬30家單位未經批準,長期租賃344輛公務用車,未嚴格落實公車“三化”管理問題。1個部門所屬3家單位已終止用車租賃,3個部門所屬27家單位已履行租賃車輛審批手續,相關部門印發加強車輛租賃管理的通知,要求其所屬事業單位嚴格按照《河北省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化車輛租賃管理辦法(試行)》實施,加強對下屬各單位社會化車輛租賃行為的管理。
二是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管局等3個部門所屬5家單位超編制配備或以長期租車形式變相配備公務用車34輛問題。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報廢處理了2輛符合報廢條件的車輛,現車輛數量已符合編制要求,省市場監管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社會化車輛租賃工作的通知》,加強對下屬各單位社會化車輛租賃行為的管理,省公安廳按照要求完善長期租賃車輛審批手續,加強對下屬各單位車輛動態管理。
三是省生態環境廳所屬11家單位公車改革政策落實不到位,比公務用車改革前支出還多370.80萬元問題。省生態環境廳將嚴格落實《關于加強社會車輛租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對工作量進行核定,按照市場租賃價格計算業務用車費用,實報實銷,厲行節約,嚴格按照核定額度做好公務交通費支付,確保公務交通費不突破公務用車改革前。
四是省市場監管局所屬3家單位超標準租賃車輛2輛,長期租賃3輛車閑置,全年合計使用僅27天問題。針對超標準租賃車輛問題,省市場監管局將超標準租用的大眾帕薩特新能源汽車更換為普通汽車,租金差額已退回,并調整了相關賬目;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將超標準租用的大眾帕薩特新能源汽車退回租賃公司,同時與租賃公司簽訂了《關于新能源車輛退租協議》。針對長期租賃車輛3輛閑置問題,省纖維質量監測中心已與車輛租借公司解除了車輛租賃合同,租賃的3輛汽車已退回。
3.中央財政直達資金管理使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
?。?)未及時將資金分配下達到具體項目或單位問題。29縣相關資金均已下達到項目或上繳財政統籌使用,衡水市高新區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剩余資金國家將于2023年底自動收回。
(2)存在以撥代支、資金閑置未發揮使用效益問題。針對以撥代支問題,除霸州市疾病應急救助資金4萬元暫未支出外,其余17縣均已支出;針對88縣項目資金支付進度低于30%,未及時發揮使用效益問題,截至目前,除保定市望都縣、衡水市桃城區、衡水市冀州區、廊坊市霸州市、廊坊市大城縣、廊坊市三河市、石家莊市趙縣外,其余81縣均已整改完成,整改金額369153.85萬元。
?。?)資金監控系統數據更新不及時問題。相關單位均已完成監控系統更新。
?。ǘ┲卮髧覒鹇月鋵崋栴}整改情況。審計工作報告指出的279個問題,已完成整改問題272個,7個問題正在積極推進整改。已整改資金67.44億元,制定或完善制度58項。
1.關于京津冀協同發展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
(1)關于省直有關部門“三區一基地”政策措施落實審計方面的問題。
一是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部分重點目標任務未完成問題。針對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PM2.5平均濃度改善目標任務未完成問題,省生態環境廳深入推進京津冀聯防聯控聯治,全面貫徹“1+4”工作方案和年度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要點,力促空氣質量不斷向好;針對加氫站建設任務未完成問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組織人員赴廣東、浙江省開展加氫站建設及管理工作調研,通過專家論證、征求各地及省直有關部門意見,起草了《河北省加氫站管理辦法(試行)》,印發了《關于做好加氫站有關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地謀劃制定加氫站布局方案,現已建成24座加氫站;針對燃料電池公交車示范運行規模未達預期問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省發展改革委統籌協調推進,截至目前,燃料電池公交車已有1031輛,達到預期1000輛設定目標。
二是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建設重點目標任務未完成問題。針對全省商貿物流業增加值、全社會貨運量、快遞業務量、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4項指標未完成,且完成值與目標值相差較大問題,2023年制定目標指標統籌考慮綜合因素,重點在健全物流基礎設施、暢通商貿流通網絡、提升企業競爭能力、創新商貿物流模式、深化區域協同合作等方面加大推進力度,確保目標制定科學,年底全面完成;針對廊坊海澤田冷鏈物流中心、京西宏大龍英物流園等重點項目建設未完成問題,廊坊市政府制定整改措施,加大對重點項目建設督導和幫扶力度,確保項目按計劃建成投產。
(2)關于京津冀水資源管理政策落實協同審計方面的問題。
一是規劃編制和任務目標完成方面。針對4市30縣存在不同規劃任務目標相矛盾,水資源利用與保護、節水型社會建設和水生態環境保護等規劃編制不及時問題,唐山、廊坊、邯鄲、滄州市及相關縣均編制完成本行政區域內地下水利用與保護規劃;針對未按規定簽訂目標責任書、用水總量超標問題,各市按照文件規定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強化目標責任體系建設,嚴格目標任務管理,2021年至2022年未發生用水總量超標情況。
二是在水資源開采管理方面。針對9市30縣存在城市集中式飲用水地下水水源地取水量不降反增、未完成年度壓采任務問題,省委、省政府將南水北調受水區城市生活水源置換工程納入省20項民生工程強力推進,受水區城市結合年度取水井關停計劃,謀劃實施公共供水設施建設改造項目,累計擴建水廠5座、新建泵站10座、建設改造公共供水管網622公里,有效減少了地下水開采使用,城市公共供水企業的地下水取水量已經下降;針對11市16縣存在無證取水、超許可證取水、取水井關停進展緩慢問題,省水利廳印發了《取用水管理專項整治行動方案》《取用水管理專項整治行動整改提升實施方案》,明確了工作任務、進度安排和保障措施,組織各地開展取水口核查登記和整改提升工作,對符合補辦條件的無證取水戶,依法依規處罰后補辦取水許可,對超許可取水問題給予行政處罰或辦理取水許可增量,截至目前,退出類和整改類取水口共計782148個,涉及取水項目48722個。
三是在水資源利用管理方面。針對7市再生水利用率低、未按規定使用再生水問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指導各地認真落實《推進城市市政再生水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加快城市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2022年度7市再生水利用水平都有了顯著提高;針對6市2縣存在消納江水任務量未完成、拖欠南水北調水費問題,相關市縣已累計補繳24932.09萬元,剩余欠繳水費已制定了分期補繳計劃。
四是在水資源保護方面。針對11市26縣存在未編制水源地應急預案、斷面水質不達標和違規設置排污口問題,邯鄲、滄州、定州3市21縣已按要求制定了水源地應急預案;石家莊、廊坊、唐山市等6市通過出臺相關制度、變更排污許可證完善污水處理廠排污審批手續等措施規范河道排污管理;針對3市9縣存在項目資金撥付不到位問題,已支出6076.28萬元,列入支出計劃4270.37萬元,工程結余上繳財政237.14萬元;針對建成項目運營效益低或閑置問題,相關市縣對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進行維護,通過第三方專業運維提高收水率,確保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切實發揮環境效益;針對2市16縣存在水源涵養林苗木規格種類不符合要求、項目資金長期掛賬和項目驗收不規范問題,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建設項目結余資金將按照苗木規格用于苗木補植,未支付工程款已完成支付,在今后工作中將加強項目驗收的規范管理,保證項目質量;針對9市29縣存在欠繳污水處理費、水土保持補償費和水資源稅4620.89萬元問題,已收繳欠費4386.19萬元,剩余欠費已通過法律、報紙刊登水費催收公告等途徑整改。
五是在跨界河流流域綜合治理方面。針對5市7縣存在部分項目未按期完工、項目配套資金不到位問題,7個項目現已完工,廊坊市永定河綜合整治設計施工總承包二期工程智慧水務項目已變更工期為2023年1月至12月,5個項目配套資金已全部到位,1個項目配套資金部分到位,整改金額35937.44萬元;針對9市22縣存在巡河次數未達要求、河湖“四亂”問題未整改到位問題,省水利廳印發督辦通知,要求相關市縣嚴格按照整改方案,加快推進整改,確保按照時間節點完成整改。
2.關于雄安新區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針對部分項目未批先建、無概算招投標問題,雄安新區管委會對未批先建的項目已補辦相關手續,并于2023年4月25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若干措施的通知》,加強概算控制與項目招投標建設管理;針對項目建設資金管理不規范,部分建設資金未及時發揮效益問題,截至2023年9月底,政府投資項目結存資金和雄安集團結余資金已支付或退回財政;針對4個項目肢解發包、違法分包問題,雄安新區管委會約談了2個肢解發包項目負責人,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工程施工發包承包活動及建設程序的通知》,督促有關單位規范項目管理;針對個別項目施工單位管理不到位、內控制度執行不嚴格問題,雄安新區督導相關監理單位、檢測單位認真履行質量監督義務,強化工程質量責任落實。
3.關于北京冬奧會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相關單位、部門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嚴格預算管理,控制辦奧成本,確保了廉潔辦奧落實落地。截至目前,審計發現的137個問題中136個問題已整改到位,剩余1個問題正在整改,張家口市成立審計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目前已研究制定債務償還風險整改方案,通過場館經營、資產變現、調節其他收益、政府支持、調整還款計劃等方式進行債務償還。
(三)重大項目建設問題整改情況。審計工作報告指出的50個問題,已完成整改問題44個,6個問題正在積極推進整改。已整改資金28.78億元,制定或完善制度2項。
1.關于2022年度省級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針對2個項目資金安排規模與實際用款需求不匹配,導致基建資金連年結轉問題,省民族事務委員會辦公樓修繕加固項目和省生態環境監測與應急預警中心樓和土壤樣品庫項目已經省發展改革委批復,正在督促項目單位按照施工進度建設,加快資金支付;針對7個項目建設進展緩慢,項目資金4.36億元閑置問題,相關單位加快項目實施進度,截至目前,1個項目已完工驗收,4個項目已開工建設,2個項目正在積極推進前期準備工作;針對項目資金撥付不及時,涉及資金12180.85萬元問題,已撥付資金6592.44萬元,剩余資金將按照工程進度支付。
2.關于南水北調中線干線防洪影響處理等水利工程項目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
(1)南水北調中線干線防洪影響處理工程情況。針對竣工財務決算數據不準確不真實問題,省水利廳補充完善了南水北調中線干線防洪影響處理工程(河北段)竣工財務決算報告;針對未在規定期限內完成竣工驗收問題,邢臺市已完成驗收,贊皇縣因司法糾紛正在推動驗收工作;針對未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問題,因土地指標限制,正在推動整改。
?。?)石津灌區2022年度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項目建設管理情況。針對延期支付工程款問題,工程款已全部支付完畢;針對工程量計算不準確,多計工程價款問題,已在2023年2月予以核減。
3.關于太行山高速公路項目資金管理使用和建設運營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針對以債務性資金充當資本金問題,2023年7月9日,省政府專題會議研究確定了由河北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自有資金償還國家專項建設基金的方案,現已償還31750萬元,剩余113250萬元自有資金已劃撥至國家開發銀行賬戶,國家開發銀行正在履行償還手續;針對應到位未到位項目資本金問題,中交建冀投公司新到位資本金12.6億元;針對違反規定先確定中標人后進行談判問題,中交建冀投公司將按照文件規定制定詳細的操作流程,嚴格按照流程開展社會投資人選定工作;針對違法分包工程問題,中交建冀投公司將該問題移送至省交通運輸廳,正在查處中;針對多計概算問題,中交建冀投公司印發《關于進行太行山等高速公路項目包(一)初步設計概算全面審核的函》,要求各設計單位全面梳理設計概算,同時加強與省交通運輸廳公路處溝通,進一步研究整改措施;針對多計政府補貼款3403.6萬元問題,中交建冀投公司印發《關于核減太行山高速公路第一、二年度運營補貼的函》,據實調整政府補貼金額;針對京蔚段等4條(段)高速公路試運營已超過3年規定期限,尚未進行竣工驗收問題,中交建冀投公司將該問題移送至省交通運輸廳,正在查處中。
(四)重大風險防范問題整改情況。審計工作報告指出的242個問題,已有效整改問題224個,18個問題正在積極推進整改,整改資金769.95億元,制定或完善制度47項。
1.關于政府專項債券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
?。?)專項債券資金項目謀劃不夠精準問題。針對3市不具備開工條件或未開工項目31個問題,1個項目已進場施工,1個項目暫緩實施,剩余的20個項目已開工建設;保定市7個項目已按規定調整用于其他項目;辛集市2個項目已加快支出進度。
(2)專項債券資金績效發揮不充分問題。相關市積極督促有關單位加快專項債券支出進度,截至目前,專項債券資金已支出136.21億元,統籌使用45.63億元。
?。?)專項債券資金使用不合規問題。衡水、邢臺、秦皇島、滄州市已將挪用款項退回專項債券資金專戶,張家口市制定了分期退還計劃,承德市正在推進整改。
2.關于企業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
?。?)國有資產運營存在債務風險問題。河鋼集團通過申報中長期專項貸款支持集團轉型升級項目,建立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構建集中高效的資金管理模式,提高資金保障能力,加快推進唐鋼、邯鋼等老區土地變現工作,所得資金償還金融負債;國控公司制定股權和資產處置方案,全力爭取變現,償還高息貸款、壓降負債總額和利息支出,加大低效無效資產處置力度,加快資金回流。
?。?)違規經營導致國有資產存在損失或風險問題。針對1戶企業開展貿易類業務、虛假交易套取資金進行賬外投資等造成國有資產損失或損失風險問題,已移送省紀委監委,目前正在查處中;針對2戶企業部分貿易業務未留存貨權流轉單據,或違規開展無貨物交易業務問題,旅投集團對現行合規貿易業務操作流程進行了全面梳理,制定并印發了《貿易業務實施管理辦法》等8項貿易業務制度,加強日常管理和周期性自查;信投集團加強貿易業務管理,做到合同流、資金流、票據流、貨物流“四流一致”,嚴格付款審批程序,并對違規開展無貨物交易主要責任人進行了追責問責;針對1戶企業違規開展融資性貿易,造成國有資產損失問題,省國資委組織河北國控對相關事項進行核查,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追責問責。
?。?)境外國有資產運營存在一定風險問題。冀中能源集團修訂并印發了《股權投資管理辦法》和《境外投資財務管理辦法》,旅投集團注銷了日本公司,港口集團對境外公司現有定位和業務模式進行調整,取消開展大宗散貨國際貿易和物流相關業務。
3.關于金融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
(1)經營管理亟需規范問題。針對8家城商行違規發放貸款問題,已通過收回貸款、將貸款調整至統一機構進行管理等方式整改;針對9家城商行未履行“貸款三查”導致的資金風險問題,通過結清貸款,強化貸后管理進行整改;針對7家城商行員工違規辦企業或違規核銷貸款問題,已依據相關規定對涉及的55名責任人進行了追責問責。
(2)服務實體經濟政策執行不到位問題。針對增加企業負擔,提高信貸門檻問題,相關城商行已將違規收取的違約金全部退還,并修訂了貸款管理方式,減輕企業負擔、降低信貸門檻;針對普惠及民營企業等信貸支持力度不夠問題,相關城商行已完成了普惠小微企業考核目標,保持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投放規模持續增長,提高對小微企業普惠力度;針對科技和綠色金融專業化服務水平有待提升問題,相關城商行完善對科技型小微企業實行差異化金融服務的相關制度,不斷提升科技與綠色金融專業化服務水平。
(五)助企紓困政策落實問題整改情況。審計工作報告指出的25個問題,已完成整改問題24個,1個問題正在積極推進整改。整改資金2.42億元。
1.部分省直部門及所屬單位應退未退質量保證金、履約保證金455.75萬元問題。相關單位堅持邊審邊改,加快資金退還進度,截至目前,已退還保證金372.52萬元。
2.違規收取保證金118.34萬元問題。相關單位已將違規收取的保證金全部退回。
3.拖欠工程款問題。相關單位完善資金使用管理制度,加快資金支付進度。
4.向企業轉嫁費用問題。已將費用退還企業。
?。┟裆U虾透纳茊栴}整改情況。審計工作報告指出的1852個問題,已完成整改問題1832個,20個問題正在積極整改。整改資金63.83億元,制定或完善制度178項。
1.關于20項民生工程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
?。?)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存在的問題。針對12縣未落實老舊小區改造方案要求問題,相關市房管局制定有效辦法,采取務實舉措,加強協調調度,高效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各項工作落實到位;針對13縣2.35億元資金滯留財政或項目主管單位未撥付下達問題,相關縣加快滯留資金撥付進度,截至目前,已撥付資金19850.91萬元;針對8縣存在工程質量缺陷問題,相關縣加強施工現場管理,督促監理方、施工方認真落實責任,對工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修復,提高工程質量。
?。?)“四好農村路”提升工程存在的問題。針對7縣未建立健全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責任制問題,相關縣政府制定出臺了《“四好農村路”提升工程聯席推進制度》,建立相關部門和鄉級政府的管理養護責任清單,實行農村公路工作目標責任制和績效管理;針對11縣農村公路23個路段存在損毀塌陷、雜物堆占、垃圾未及時清理問題,相關地方道路管理站制定了道路養護管理辦法,并出動人員、機械對問題路面進行清掃,對路肩、護坡邊溝雜草進行清理,對損壞標牌進行修復;針對5縣項目建設資金缺口1.15億元問題,5縣均已通過列入預算、使用債券資金等方式彌補建設資金缺口。
(3)義務教育學校擴容增位工程存在的問題。針對8縣13個項目資金未及時撥付到項目單位問題,13個項目資金已撥付到項目單位;針對2縣義務教育專項資金閑置或支出進度慢問題,2縣義務教育專項資金已完成支付;針對6縣10個項目未及時將在建工程轉增固定資產問題,10個項目已將在建工程轉增固定資產;針對4縣5個項目未按規定進行工程價款結算或竣工財務決算問題,5個項目已完成竣工財務決算;針對13縣21個項目未通過工程驗收或質量檢測即投入使用問題,21個項目均已完成工程驗收。
(4)農村廁所改造提升工程審計情況。針對38縣未建立后期維護管理機制、管護措施落實不到位等問題,相關縣建立全縣農村廁所運行監管平臺,并建立后期管護制度,責任到人,確保管護機制落實到位;針對48縣縣級配套資金不到位問題,45個縣已完成配套資金,3個縣正在推進整改,共配套資金2.34億元。
(5)農村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工程存在的問題。針對17縣存在項目施工進展緩慢、施工管理不規范問題,相關市縣督促施工單位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加快施工進度,截至目前,17縣已全部完成施工任務;針對13縣存在縣級財政專項資金撥付不及時、獎補資金閑置問題,13縣的縣級財政專項資金及獎補資金5152.42萬元已全部撥付到位。
(6)農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換工程存在的問題。針對15縣未按時完成階段性目標任務、工程建設推進緩慢問題,15縣通過加大人員和設備投入,完善相關手續,現均已完成階段性目標任務;針對21縣資金到位不及時問題,21縣已落實資金籌措計劃,足額配套項目建設資金;針對3縣滯留資金7012.67萬元問題,3縣滯留資金7012.67萬元已全部支付。
2.關于就業補助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
針對拖欠培訓機構培訓補貼資金問題,2市和4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已將拖欠培訓機構培訓補貼資金1.31億元撥付到位;針對未及時撥付創業孵化基地場地租賃費、管理服務費、水電費以及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保補貼等資金問題,1市和4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已將創業孵化基地場地租賃費、管理服務費、水電費以及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保補貼等資金3932.11萬元撥付到位;針對違規向不符合條件的人員或企業發放社會保險補貼等就業補助資金問題,3市和7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已追回違規向不符合條件的人員或企業發放的就業補貼資金352.23萬元;針對117家企業騙取套取失業補助金問題,7市和8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已追回117家企業騙取套取的失業補助金1915.03萬元,移交公安機關處置130人,移交紀委監委處置1人。
3.關于全省農村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政策落實跟蹤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針對10市53縣自籌資金存在缺口問題,相關市縣已籌措完成清潔取暖運行補貼資金70930.07萬元,剩余94210.76萬元資金缺口,相關市縣將通過統籌盤活存量、納入預算等方式分期化解;針對清潔取暖運行補貼資金滯留在相關單位或部門問題,滯留的清潔取暖運行補貼資金已發放63771.82萬元,剩余11795.42萬元將分期進行發放;針對拖欠企業補貼款問題,拖欠的企業補貼款已償還10905.54萬元,未償還部分已通過與企業協商,簽訂延期還款補充協議、分期還款協議書、分期還款承諾書等方式整改。
4.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針對15縣就業幫扶方面存在職業技能培訓效果不顯著、參訓人員就業率較低、公益性崗位開發不足與重復設置公益性崗位等問題,相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積極采取措施,通過加大培訓力度,對重復設置的公益性崗位做進一步調整,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等措施,提高就業幫扶政策落實效果;針對銜接資金閑置問題,截至目前,28縣閑置的銜接資金已通過完善項目儲備、加快項目實施進度等方式整改87186.44萬元;針對項目質量不達標問題,9縣組織施工單位對85個項目進行全面排查,對質量不達標的部分,督促施工單位嚴格按照圖紙進行整改;針對扶貧資產底數不清問題,41縣建立了扶貧專項臺賬,規范資產管理,避免扶貧資產流失;針對376個扶貧項目存在低效無效、閑置浪費問題,8縣通過完善資產管理制度,明確責任人等有效措施,盤活扶貧項目資產,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5.關于高標準農田建設相關政策落實和資金管理使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針對高標準農田目標任務未完成問題,4縣通過召開項目調度會,督促未完成的標段加快施工,現已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目標任務;針對5縣建設資金長期閑置問題,唐山市豐南區預計12月底前撥付剩余的建設資金1860萬元,其余4縣已將建設資金支付完畢或上繳國庫;針對高標準農田建成后出現“非糧化”“非農化”問題,4縣明確承包合同到期或農作物收獲后改為糧食種植,今后將加強對已建成高標準農田利用的監督與管護,杜絕高標準農田“非糧化”“非農化”情況再次發生。
?。ㄆ撸﹪匈Y產問題整改情況。審計工作報告指出的65個問題,已完成整改問題63個,2個問題正在積極整改。整改資金96.73億元,制定或完善制度5項。
1.關于企業國有資產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針對12戶企業多計少計資產、收入、成本費用、利潤問題,相關企業已按照《企業會計準則》進行相應賬務調整,規范會計核算,整改資金251499.74萬元。
2.關于金融機構國有資產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針對資產質量不實、不良資產處置壓力較大、處置方式較為單一等問題,9家城商行已按要求進行資產質量分類調整,調整金額646555.54萬元,今后將運用多種方式積極穩妥處置不良資產。
3.關于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
?。?)少計多計資產問題。針對在建工程未轉固定資產問題,省應急管理廳、省司法廳、省國資委3個部門所屬單位在建工程均已計入固定資產,整改金額59527.25萬元;針對應計未計資產問題,省公安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等17個部門及所屬單位已將應計未計資產進行相應賬務處理,整改金額6488.93萬元;針對省廣播電視局、省科學院等3個部門所屬單位多計固定資產問題,3個部門所屬單位已將多計固定資產轉出,整改金額1487.80萬元。
?。?)資產長期閑置問題。針對省生態環境廳所屬單位閑置建設用地2.49萬平方米問題,已移送至元氏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尚未反饋查處結果;針對閑置辦公用房問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等3個部門及所屬單位閑置的辦公用房均已使用;針對辦公設備應處置未處置問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擬按程序申請對辦公設備進行報廢處理,省交通運輸廳、省市場監管局、省自然資源廳及所屬單位辦公設備均已進行處置,并將資產處置收入上繳省財政廳。
?。?)超限額配置資產問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已委托石家莊萬信達會計事務所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出具了固定資產清查報告,對無法滿足現有工作的資產進行了報廢處置。
?。?)資產處置管理不規范問題。針對房產被其他單位無償占用問題,省自然資源廳與省財政廳、省機關事務局進行溝通,同時給2家單位下發了通知,要求按規定上繳租金,省藝術中心與占用其房產的公司簽訂了河北省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房屋)租賃合同,將按合同規定收取租金,省國資委正在就此問題進行交涉,爭取盡快收回國有資產并按規定使用;針對未經審批出租出借國有資產問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已終止租賃協議,省國資委第二、三后勤中心及省農林科學院完善了審批手續,經濟作物研究所已收回河北冀蔬科技有限公司使用的辦公用房;針對出租出借手續不完備問題,省國資委第一、二、三后勤服務中心已與資產評估事務所簽訂資產評估委托合同,評估確定招租底價,并進行公開招租。
4.關于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針對循環經濟發展、節能減排和揚塵污染防治政策落實部分工作不到位問題,秦皇島市印發了《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秦皇島市“十四五”節能減排工作實施方案》,完善臺賬管理,全鏈條反映監督管理各環節;針對白洋淀流域農田生物攔截帶建設任務未按時完成問題,省農業農村廳多次赴雄安新區進行現場督導,每月對雄安新區建設農田生物攔截帶工作進行調度,積極推進項目建設,目前項目已完成土地清表93.8%,開挖生態溝共380米;針對8個批次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用地未納入年度土地利用計劃管理,補充新增耕地19135畝項目任務未完成問題,秦皇島市已將8個增減掛鉤試點項目納入了《秦皇島市2023年度土地利用計劃(草案)》,截至目前,補充新增耕地項目已完成驗收項目23個,驗收面積3560畝,已撤銷項目3個,面積507畝,正在實施項目34個,面積15428.75畝;針對未將濕地保護納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未建立濕地保護名錄管理和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制度等問題,秦皇島市已將濕地保護工作納入《秦皇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并印發《秦皇島市濕地生態保護補償辦法(試行)》。
?。ò耍徲嬕扑途€索查處情況。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共移送紀檢監察機關及有關主管部門處理事項60件,其中移送紀檢監察機關31件,移送有關主管部門29件。截至2023年10月底,已辦結31件,未辦結29件。其中移送紀檢監察機關的已辦結13件,未辦結18件;移送有關主管部門的已辦結18件,未辦結11件。共追責問責293人,建章立制9項,追回資金354.41萬元。
(九)審計建議落實情況。省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認真研究采納審計建議,促進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加強管理,推動將審計整改成果轉化為治理效能。
1.關于加強預算管理,明確主體責任的建議。省財政廳持續加強預算管理,調整優化支出結構,清理到期政策,壓減非急需項目,集中財力?;尽⒈_\轉、保重點。按照人大常委會批準的預算執行,嚴控預算追加、調整和調劑事項。在制度建設、資金分配、資金下達、績效監控、結果應用等方面提出加強轉移支付資金管理具體措施。深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強預算執行監督,促進轉移支付和部門預算項目資金有序規范執行。
2.關于加強績效管理,樹牢績效理念的建議。省財政廳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從績效目標指標科學性、規范性、完整性等方面,對部門預算績效目標編制進行“一對一”“面對面”輔導論證,指導部門按照預算績效目標設定規范要求,科學合理設定績效目標指標。加強對省級部門績效自評情況的重點抽查,強化績效自評結果審核,對績效自評表填報不規范、不準確的,督促部門徹底整改,增強績效自評的真實性、嚴肅性,強化評價結果應用,作為預算編制、完善政策、改進管理的重要依據。
3.關于加強項目管理,規范政府投資的建議。省財政廳進一步規范專項債券項目管理,修訂操作指引,規范市縣專項債項目發行資料編制;印發《關于嚴格規范專項債使用有關工作的通知》,對規范專項債預算編制、加強專項債資金投向管理、嚴格專項債資金使用管理等提出16項工作要求。省財政廳聯合省發展改革委制定進一步提高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使用效率和質量的若干措施,強化風險防控和項目審核,扎實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債券使用,更好發揮專項債券拉動有效投資作用。
4.關于加強風險防控,堅決消除隱患的建議。省政府不斷提高對重大風險的預見、應對和處置能力,加強對政府隱性債務、省屬企業的監督管理,禁止各種變相舉債行為,加大處置力度,筑牢風險底線。省財政廳積極爭取國家化債試點,加大隱性債務處置力度,有效緩解付息壓力,組織開展“回頭看”,全面排查風險隱患,規范政府舉債融資行為,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穩妥化解存量債務,對違法違規舉債融資等行為,堅持發現一起、問責一起、處理一起。
5.關于加強服務保障,增加民生福祉的建議。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制定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若干措施;強化助企紓困,加強對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穩崗擴崗傾斜支持;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發揮專賬資金作用,強化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提升勞動者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省鄉村振興局不斷強化項目管理,及時撥付資金,切實提升資金使用效益,加大銜接資金使用管理情況檢查力度,不定期通報檢查情況,并將相關內容納入年度銜接資金績效評價考核日常管理,督促各地進一步提升銜接資金管理使用水平。拓寬脫貧群眾增收渠道,印發河北省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增收三年行動方案,持續深化產業、就業、科技、消費幫扶和易地搬遷后續扶持,促進脫貧群眾持續增收,有效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
6.關于加強整改力度,確保整改實效的建議。省政府堅持問題導向,強化責任落實,組織、督促有關地方和單位認真落實審計查出問題整改長效機制,積極采取措施,從嚴從實、落實落細推進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一是壓實被審計單位的整改主體責任,要求將整改工作納入領導班子議事決策范圍,建立整改臺賬,明確整改措施、整改時限和目標要求,扎實推進審計整改。二是壓實有關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責任,有關主管部門通過召開專題會、成立整改領導小組、下發督辦通知、納入績效考評、建立整改協同機制等方式,指導、督導審計整改工作。三是壓實審計機關的督促檢查責任,按照立行立改、分階段整改、持續整改分類提出整改要求,通過跟蹤檢查、專項檢查、聯合檢查等方式,持續加強對審計整改落實情況的跟蹤督促,嚴格落實審計整改記賬銷賬制度。四是深化審計成果運用和轉化,加強對普遍性、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研究,組織開展專項整治,舉一反三,由點及面推動系統性整改。
三、后續工作安排
從整改情況看,還有98個問題尚未整改到位,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工作中還存在不足和短板:一是審計查出問題的綜合性和復雜性越來越高,相應整改難度不斷加大。有的問題本身即屬于中長期改革任務,需要伴隨改革深化持續推進;有的問題形成時間長,解決難度大,甚至存在輿情風險等隱患,需要持續推進。二是審計整改總體格局和貫通協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有的地方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落實的工作機制還沒有形成全鏈條、硬約束,移交問題線索處理不及時,效率有待提升,追責問責、組織處理不到位,處理結果反饋不及時,審計整改合力發揮不充分。三是主管部門監督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有的主管部門對問題整改存在簡單的點對點,舉一反三不夠,對普遍性問題進行專項整治的主動性不強,對“老大難”問題研究不夠,從政策層面研究解決問題力度不夠,沒有針對性地建立“不貳過”機制,造成問題“屢審屢犯”,影響審計監督綜合效果。
下一步,對尚未整改到位的問題將持續關注,推動審計查出問題全部有效整改,鞏固和拓展審計整改成效。一是加強跟蹤督促力度。對已完成整改的問題,適時組織“回頭看”,防止問題反彈。對正在推進整改的問題,持續做好跟蹤檢查,對審計整改不力的,約談被審計單位負責人,適時組織聯合督查等,確保整改任務落實到位。二是推動健全制度機制。深入分析短板弱項,加強頂層設計和過程管理,注重從源頭上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控制風險,推動標本兼治,杜絕“屢審屢犯”。三是深化成果運用,加強整改協同。進一步完善全面整改、專項整改、重點督辦相結合的審計整改總體格局,既把握總體、努力做到全覆蓋,又突出重點、以重點問題深入整改推進全面整改。完善省、市、縣三級聯動機制,建立多部門參與的聯席會議或會商機制,推動各類監督貫通協同,提高整改監督合力。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貫徹中央審計委員會和省委審計委員會會議精神,認真落實黨對審計工作的領導,自覺接受省人大常委會監督,落實好省人大常委會各項決議,堅決扛起審計整改政治責任,堅持推動揭示問題與解決問題相統一,統籌做好審計“上半篇文章”和整改“下半篇文章”,將審計整改成果轉化為治理效能,持續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好服務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河北貢獻。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