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稻谷千層浪,累累瓜果十里香。金秋十月,石灘地村集體魚塘迎來了收獲的季節,一條條鮮魚進入了石家莊、保定等地市民的餐桌,村集體和村民實現雙增收,全體村民和省人大常委會駐村工作隊一起共同分享了收獲的喜悅。

石灘地村高山泉水集體魚塘
石灘地村集體魚塘占地約7畝,共分3個魚塘,可利用高山泉水和魚塘地下自涌泉進行養殖,是名副其實的“泉水魚”。2024年初,由于203省道和進村道路去年遭遇了洪水沖毀,部分斷交,到夏季才能修好,導致魚塘出現無人承包的局面。省人大常委會駐石灘地村工作隊多次聯系石家莊、保定的水產養殖戶,均以路途不便為由予以拒絕。駐村工作隊在綜合考慮村情和修路實際情況后,認為石灘地村繼續發展魚塘水產養殖產業有基礎、有經驗、有人才,應當主動作為,繼續抓好魚塘養殖這一集體產業,助力鄉村振興。一是多方尋找資源。積極與省漁政、縣水產站和部分水產養殖戶聯系,尋求技術支持。二是積極幫助生產。開春以來,先后帶領村委會組織清塘消毒、儲備基肥、修復增氧機、放水和投入硅藻等工作,逐漸把魚塘的瘦水養成肥水。三是科學安排養殖。4月底開始,陸續投放草魚魚苗約2500斤,并指導村委會安排一名村委會班子成員具體負責魚塘管理,工作隊提供技術指導,魚塘自營自此全面開始。

組織村民捕撈鮮魚
在各級領導和省人大常委會機關的關心支持下,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精心管理,魚塘喜獲豐收,收獲了6000余斤草魚。金秋十月,魚塘開始捕撈,重陽節前,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組織村民有序分工,對其中2個池塘進行打撈,在放水、拉網、撈魚、稱重等密切配合下,首批共打撈出4000余斤肥美鮮魚。工作隊積極溝通聯系尋找銷路,將豐收的泉水魚銷往機關、飯店、酒店等場所,為村集體帶來5萬多元的收入。

給村民分發鮮魚
為讓村民共享集體產業豐收的喜悅,村“兩委”和工作隊商議后決定,剩余的魚為全村老百姓進行分發,除了在村常住村民外,許多在縣城工作生活的村民聞訊后也紛紛回村領魚,大家拿著水桶、臉盆等各類裝魚工具,歡天喜地排隊分魚。此次分魚,共分發了近2000斤鮮魚,群眾臉上洋溢出燦爛的笑容,對省人大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工作都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下一步,省人大常委會駐石灘地村工作隊將與村“兩委”班子一起,加強農業產業發展的謀劃,進一步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繼續為村民實現穩定可靠增收尋找新的渠道,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