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出癥結,答出擔當。10月21日,泰安市岱岳區人大常委會就《泰安市新型工業化促進條例》實施情況開展專題詢問。19個部門單位的有關人員到場,直面社會關切,不講套話官話,只講措施辦法,現場氣氛緊張而熱烈。
專題詢問是人大監督的方式之一。近年來,泰安市錨定新型工業化強市戰略,不斷點燃經濟增長新引擎,2023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泰安市新型工業化促進條例》,為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提供了法治保障。今年是泰安市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全面突破年,岱岳區人大常委會圍繞新型工業化建設中出現的問題開展專題詢問,助推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在法治軌道上實現高質量發展。
規范涉企行政執法,是企業普遍關注、反映較多的訴求之一。區人大常委會委員率先“麻辣”發問:“涉企行政執法中為什么仍然存在隨意檢查、檢查頻次過多、‘一刀切’執法等問題?如何加強執法隊伍監管、規范執法行為?”
“聽題”后,作為行政執法監督部門,岱岳區司法局局長楊濤應答:“出現此類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執法理念樹立不牢,部分執法人員存在‘特權思想’,執法力度與執法溫度結合不夠。”癥結找到了,關鍵在于解決。楊濤說:“我們嚴把‘入門關’,執法證件申領人必須在編在崗,必須通過崗前培訓考試,今年有47人未通過考試不予頒證。為增強監督實效,我們進一步完善了‘嵌入式’執法監督、備案制度、案卷評查,堅持依法依規辦事。”
對企業來講,“融資難”也是大問題。區人大代表向區財政局提問:“目前企業和金融機構聯系橋梁不通暢,企業貸款渠道單一,信貸產品少、融資成本高。如何有效破解企業融資難題?”
問到關鍵處,答在點子上。對此,岱岳區財政局黨組成員范文卿提出了3條具體措施:“我們將設立融資服務熱線,定期組織銀企對接,及時收集企業融資需求并進行信息推送;積極引進創投基金,為中小企業科技研發、成果轉化、融通創新提供融資支持;抓緊抓實上市掛牌后備資源梯隊培育,爭取年底有15家企業掛牌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
由于招商引資“內卷化”,造成了“不拼實力拼‘優惠’”現象的出現。“按照國務院辦公廳今年頒布的《關于規范招商引資行為促進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在取消招商引資‘稅收優惠’‘獎補’等政策形勢下,招商工作如何有效轉型?”區人大常委會委員直面核心問題,向岱岳區招商中心發問。
“我們在基金招商上下功夫,與上海復星創富、深創投等知名創投公司聯絡對接,為重點項目爭取基金支持,計劃設立‘產業發展引導基金’,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區招商中心主任王元慶說,“同時,充分發揮我區聘請的33位‘招商大使’和10家‘城市合伙人’的優勢,搭建更加高效的招商信息平臺,深化以商引商。”
……
從要素保障到企業用工,從審批服務到人才引進,近2個小時的時間里,問題不間斷提出,應詢者輪番回應,“問”中盡顯社會關切,“答”里展現職責擔當。
“找準問題,摸透情況。區人大常委會前期開展了《泰安市新型工業化促進條例》實施情況執法檢查,采取走訪調研、座談交流、發放問卷、電話調查等形式,征集了190余條意見建議,匯總梳理后形成了涉及政策落實、營商環境等8個方面的56條建議。我們深入調研、廣泛征集社會普遍關注的痛點難點問題,為專題詢問‘問準、問清、問實’打好堅實基礎。”區人大財經委主任委員趙成說。
“詢問有‘辣味’、答復要‘干貨’,詢問不是目的,關鍵在于推進問題解決。區人大常委會注重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堅持跟蹤督辦,確保各項問題整改落實到位。”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成勇說。
列席會議的岱岳區政府副區長馬祥波代表區政府現場表態:“對專題詢問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區政府將虛心接受、認真反思,同時舉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治,多措并舉抓好整改落實,聚力推動新型工業化提質增效,為譜寫‘大美岱岳’建設新篇章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