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  |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習近平
              全省人大社會建設系統首次開展殘疾人保障聯動監(jiān)督 依法推動殘疾人事業(yè)全面發(fā)展
              來源:河北工人報 2024-12-27 08:48:48
              A- A+

                根據《河北省人大常委會關于開展三領域聯動監(jiān)督的工作方案》要求,4月至11月,省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組織全省人大社會建設系統開展了殘疾人保障聯動監(jiān)督。此次聯動監(jiān)督,是省人大聯動監(jiān)督工作開展以來,第一次將殘疾人這一特殊群體納入聯動監(jiān)督范圍,也是殘疾人保障法和我省實施辦法施行以來,第一次對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貫徹實施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據悉,目前,我省有殘疾人520萬、全國第五位;持證殘疾人185萬、全國第七位。此次聯動監(jiān)督,進一步彌補了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短板弱項,持續(xù)推動殘疾人保障聯動監(jiān)督走深走實。

                京津冀殘疾人事業(yè)

                協同發(fā)展成果顯著

                據了解,我省連續(xù)兩年成功舉辦京津冀殘疾人就業(yè)洽談會,三地用人單位提供新媒體運營、軟件開發(fā)等就業(yè)崗位4000多個,目前,我省殘疾人在京津就業(yè)人數突破1萬人。此外,還引進北京、天津企業(yè)來河北辦企業(yè)700多家,安置1300多名河北殘疾人就業(yè)。2023年,在全國殘疾人展能節(jié)三地殘聯聯合布展,充分展示三地就業(yè)和職業(yè)技能培訓取得的豐碩成果,京津冀聯手取得第八屆全國殘疾人職業(yè)技能大賽暨展能節(jié)承辦權,三地聯辦全國大賽尚屬首次。

                在京津冀殘疾人康復協作方面。我省與京津殘聯加強殘疾兒童康復、輔具適配服務等,成功舉辦京津冀殘疾兒童康復協作現場推進會,成立京津冀殘疾兒童康復聯合體,簽訂京津冀輔助器具一體化合作協議,全省市級殘聯全部與京津各區(qū)殘聯建立“一對一”結對協作機制。此外,還與京津殘聯共同簽署了特殊教育協同發(fā)展合作協議,著力推進京津冀殘疾人高等院校、特殊教育學校在辦學理念、教學等方面交流合作。三地殘聯還簽署了殘疾人文化體育發(fā)展框架協議,自2015年起,連續(xù)舉辦“京津冀殘疾人文化交流周”“快樂你我·冰雪京津冀”冬令營等文體活動。我省殘疾人文體活動參與率由初期的3.8%提高到現在的42.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3.3個百分點。

                全力推進殘疾人

                政務服務改革試點

                “您好,這里是河北12345熱線手語服務專席,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到您……”話務員楊歡晶接通視頻電話后,面對著電腦屏幕打著手語。在她的幫助下,屏幕另一端,獨自就醫(yī)且有聽力障礙的李女士得以順利和醫(yī)生進行交流。

                今年以來,省殘聯聚焦殘疾人急難愁盼問題,全面推進“12345熱線無障礙服務”、殘疾人事項代辦和“高效辦成殘疾人服務一件事”三項改革試點工作。

                為解決言語、聽障殘疾人交流不暢問題,省殘聯會同省數據和政務局在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加載了“視頻手語”服務,并設置手語老師專席,讓聽障人士“無障礙”地享受更便捷的公共服務;針對基層殘疾群眾“出門難、辦事遠、跑腿累”問題,省殘聯探索把村 (社區(qū))綜合服務站作為殘疾人基層公共服務的重要陣地,著力為殘疾人提供上門幫辦、難題快辦、全程服務,減少殘疾人跑動次數,壓縮了辦事時長;此外,為確保全部事項“一網通辦”,在全國率先推行“醫(yī)療機構殘疾人評定電子化”,對接全國殘疾人證辦理系統、全國“兩項補貼”2個國家系統,打通省人社公共服務平臺、省公共招聘網、省殘疾人就業(yè)幫扶3個省級系統。

                這三項改革成效顯著。12345熱線手語服務專席自6月開通服務至今,累計受理辦理聽障人士訴求200余件次,話務員服務滿意度99%以上;“高效辦成一件事”實施半年多來,共計辦理12212件次,殘疾人群眾滿意度100%;26個試點縣(市、區(qū))的9517個村級綜合服務站全部實施無障礙通道改造,增改配無障礙設施8639個,2萬多名代辦員先后提供幫辦代辦服務8.6萬次、上門服務3.4萬次,服務站成為當地殘疾人朋友常來常往的溫馨家園。

                財政資金投入、康復救助水平

                等方面仍存不足

                全省人大社會建設系統在聯動監(jiān)督中也發(fā)現,我省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取得了積極成效,但在殘疾人事業(yè)財政資金投入、殘疾人康復救助水平、無障礙設施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不足。

                據了解,我省部分縣區(qū)近兩年殘疾人事業(yè)經費未列入財政預算,或者資金撥付進度緩慢。目前,我省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分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64元、39元,排在全國第21位、24位。此外,我省殘疾兒童救助水平不高,目前,全國每十萬0至14歲人口得到康復救助的殘疾兒童人數平均為167人,而我省僅為103人、排在全國第25位,兒童救助人數遠低于全國水平。在殘疾人教育方面,則存在特教教師編制總體不足,特教經費保障水平有待提高等問題。

                在殘疾人就業(yè)方面,則存在殘疾人就業(yè)保障金尚未足額用于促進殘疾人就業(yè)的問題。在檢查中發(fā)現,2023年我省省本級殘疾人就業(yè)保障金征收27249萬元,殘疾人就業(yè)方面支出3350萬元。一些地方不按規(guī)定使用殘疾人就業(yè)保障金,將殘疾人就業(yè)保障金用于就業(yè)以外的其他事項,還有一些地方的殘疾人就業(yè)保障金已成為殘疾人事業(yè)經費的主要來源。此外,按照國家“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yè)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1.5%”的規(guī)定,目前全省機關事業(yè)單位應安置殘疾人3.2萬人,實際安置0.5萬人,安置比例僅為15%。

                6年累計投入逾15億元

                為殘疾人提供服務

                對此,全省人大系統提出,在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方面,按照國家有關要求,落實市縣政府主體責任,將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資金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力爭使殘疾兒童救助數量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在殘疾人教育方面,擴大特殊教育專業(yè)免費師范生招生人數,提高特殊教育師資專業(yè)化水平,同時,盡早將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提高至每生每年7000元;在落實殘疾人就業(yè)相關法律法規(guī)方面,建議有關部門制定出臺殘疾人就業(yè)保障金規(guī)范使用的具體實施細則,進一步細化和明確使用范圍,同時,根據我省財政收入實際情況,每年對我省殘疾人的總體狀況進行評估,在評估的基礎上對殘疾人就業(yè)保障金用于促進殘疾人就業(yè)的重點進行動態(tài)調整,確保殘疾人保障金足額支持殘疾人就業(yè)等。

                據了解,我省連續(xù)6年將助殘服務納入全省20項民生工程,累計投入15.16億元,實名制、精準化為139.15萬殘疾人提供了康復、托養(yǎng)、輔具適配等服務。全省建有殘疾人法律援助站180個,12385服務熱線年均受理來電和留言2萬余件次。今年,省殘聯會同省高院建立了涉殘疾人矛盾糾紛在線訴調對接機制,會同省司法廳推動各級律師協會建立了殘疾人權益保障委員會,為及時高效回應殘疾人訴求提供了渠道。省殘聯連續(xù)4年組織開展的“助殘暖冬”行動,被中國殘聯作為典型經驗向全國推廣。

              責任編輯:吳麗芳
              Copyright  ?  2011-2024  河北人大 版權所有    WAP版網站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辦
              網站地圖  冀ICP備09023088號-1  技術支持:長城新媒體集團